第一次看游神在莆田,没想到今年福建游神那么火

如题。

第一次看游神,那会儿正好在福建莆田某一个小镇的楼上,正好外面锣鼓声声的,敲锣打鼓,而且人围观聚集的越来越多。

而且那时候应该不是什么节假日,可能跟某一个农历节日有关系吧。

反正那会儿,就是很多游神,其实没有像现在福建游神网络视频里面那么人高马大。

而且那时候是在白天,第一次看,突然还觉得有点害怕,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儿,突然来这么一下。

现在想想,这有点像中国版的万圣节。

最近这几天有时候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游神的视频,看到很多都已经改良了,人物的塑造更逼真,可能是技术更进步了,而且也不是那么让人有点恐惧感。

我那会儿第一次看还是在大白天,甚至是下午

其实莆田还有一个类似游神的风俗,就是黄石镇东埭村的抢菩萨,刚好我有2个朋友都是这个村的,甚至第一次我们3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,他俩居然还不认识,一问是同村的,很巧。

抢菩萨有一些视频,现在下面都写了“只是风俗习惯,不是鼓励暴力”,抢菩萨活动就是一群人抬着菩萨出来,然后到一个地点,应该是东埭村的观音亭,然后上去一哄而上,抢,我朋友这次给我发来照片,说自己手都划开了一点点。

至于为什么抢?那是因为这是一种抢到祝福的寓意。

我今天还特地问了另外一位这个村的朋友,我说这个菩萨是妈祖吗?他说不是,我继续问是观音?也不是。

原来是五路将军刘公元帅,我后面百度了一下,网络资料还挺少的,挺神奇的,这个刘公元帅是公元1世纪左右的人物。

我虽然去过莆田很多次,但是只去过一次湄洲岛,也就是妈祖圣地,那次我还叫了莆田的一个朋友一起去,他作为莆田人一次都没去过,那刚好一起去。

路上谈到2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,之前明清海禁的时候,我看过历史书,书上有说到为了海禁,所以要搞边防,设置禁区,也就是分界内和界外,界外就有点类似于边境区域了,是有人驻地管辖的,出入是要有通行证的。

直到现在,莆田人民间还在分界内界外,当然是用方言称呼,而且现在来看,界外那边的人彩礼啊,经济条件啊都很好,也不i知道是不是因为靠海多吃鱼,人聪明一些。

还有一点就是信仰的事儿,莆田朋友讲他们这边,至少他爸爸是,不是算佛教徒,也不算道教徒,而是叫一种“三一教”,好像是三合一,3个一起信。

这也算是莆田文化里面一种比较特色的地方。

我比较喜欢听莆田人讲普通话,那个调调听起来有几份可爱,比如猪肉会说成“猪漏”,比如日本会说成“立本”。

也曾经有一个莆田朋友告诉我,他们小时候背唐诗的时候,如果用莆田方言念起来,会朗朗上口,特别押韵。

如果去莆田的朋友,还可以看一下莆仙戏,有很多地方都有长期舞台,就比如说湄洲岛上就有长期表演,还好几场。

吃的话,当地要么就是卤面,有名的就是兴华卤面,兴华就是莆田的旧称。

卤面可能外地人吃不惯,但是有一个美食确实不错,据说不放一滴水煮鸭子,那就是“姜母鸭”。当然姜母鸭可能福建很多地方都有。

莆田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,比如做外贸的叫啊冒,懂的就懂。

还有莆田学院当地人戏称叫黑大,其实莆田学院也不差,至少算是二本。

还有单某街,荔某公园那些搞笑的传说。

当然,莆田最著名也是让很多人暴富的地方应该就是安福了,安福简直是可以说讲个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地方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